現在很多人都在鼓吹學歷無用,認為在社會上還是能力決定一切。這從近年來逐步上升的輟學人數就能看到。但最近的就業、招聘則硬生生地向這些打臉了。
張杰,一名三本學校的應屆畢業生,他就是學歷無用論的忠實擁護者,在求學之時,若不是父母苦苦相逼,他早就輟學打工了。只是這段時間的找工作經歷,則打翻了張杰的想法,讓他悔不當初。
由于疫情,很多創業者都無力周轉,很多小型企業也紛紛裁員減政,只為減少開支。張杰明顯感受到就業的壓力。適逢國家推出就業扶助,他趕緊抓住機會,前往人才市場應聘。
哪里知道,但凡他能看上的單位,人家都看不上他,因為張杰所看重的不是央企、就是國企,而這些企業要入門硬杠杠就是第一學歷:本科學歷。不要三本學歷、專升本學歷。張杰還沒有上戰場就被車輪硬生生的碾壓在臺階外。
所以不要再說讀書無用,學歷不重要。如果你沒有這個文憑,你可能連個落腳之地都找不到。
一、學歷是敲門磚,有與無大相徑庭。
沒有經歷過機會從眼前流走的痛苦,當然不明白這其中的悔恨。王平,抱著滿腔熱血想去大都市拼搏一下,改變自己的人生,沒想到處處碰壁,不但淪落到靠體力為生,解決溫飽,而且遭人嘲笑。
原來,沒來看大都市的王平,以前也認為大都市處處是黃金,只要自己有能力、有毅力,想掙錢那還不是手到擒拿的事。
誰知,在找工作時,幾乎所有的公司都不要專科生,為此,他努力自覺得了個本科學歷,沒想要他應聘工作是,又被面試官拒之門外,我們公司不要專升本的學歷。
真得一考定終生,王平之才明白自己想要的職場之路早在自己高考結束之時就應該決定了。自己這滿腔熱血還沒上場,就被拍死在大門外了。
誰說,學歷不重要,沒有它,你連進入職場的資格都沒有,更何談競爭。別再為自己懶惰找一些自以為是的理由。
年輕人,“知識改變命運”,“書中自有黃金屋”、“知識就是力量”這才是正道。不是各大公司嫌棄無學歷者,不是各大公司有色眼鏡看人。
在這個需求關系不對等的情形下,誰會放著黃金不要,而在沙子里挖金子呢?
二、沒有學歷,一切機會都與你無緣
過去,人們常說,沒有學歷沒關系。只要你吃苦耐勞,有毅力,鐵棒也能磨成針。可是現實真的如此嗎?
在網絡科技、自動化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你沒有過硬的學歷,說明你自身擁有的知識也是殘缺的,那你又如何能看懂那英文不時出現,專業術語頻現的職場競爭。
你知道mer、erp等都是什么?冰山理論告訴人們,不要總是把眼光放在能看到了水面之上,這厚厚的冰層之下,才是隱含的競爭關鍵。
你無學歷,你就會與機會擦肩而過。即使你能依靠關系進入職場,即使你擁有一份工資,但你如何在實打實的競爭中取勝。
實力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否則什么漲工資、提拔都會與你統統無關。
三、學歷不過關,福利與你無緣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對學歷也很不看重,總是安慰自己只要有個學歷就好,殊不知,學歷后也就是你人生的寫照。
劉軍,高中畢業進入工廠,因為學歷低,只能在車間做個工人,這薪酬這一塊與畢業于985的同齡阿建就差了2000元。
劉軍每天加班加點,不敢請假總害怕自己被裁員,而阿建,輕松地出入高級場合,動動嘴皮子一簽就幾百萬的訂單,每年不是優秀職員,就是改革標兵。短短幾年就進入管理層了。
所以不要說學歷沒用,學歷有用沒用不是你說了算。技多不壓身,想要在競爭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就必須學會學習。
培根說過, 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 人的知識和人的力量這兩件東西是結合為一體的;工作的失敗都起于對因果關系的無知。
所以,不要再否認學歷的作用,而應該學會用知識改變自己。